比起 2023 年版本相对宏观视角的《区块链技术面试题》,这个版本稍微侧重工程实践一点,包含了更多技术细节。这两个版本的内容是互相补充的,不是升级性质的关系。这些题目仅仅只是基于我的个人经历,就像很多面试官在做的那样,自己会什么才问什么,问不出自己不会的东西,所以问出来的问题,无论广度和深度,都是受限于个人水平的,我也是:
这些是我现在能想到的全部问题了。比这些问题更加有深度的工程化的内容,我也只是大概知道点方向,没亲手搞过。这两年的经历还算丰富,对比两个版本的面试题列表能看出不少变化。希望我自己可以再接再厉,不要迷路。
如果你是区块链行业的求职者,尤其是经验尚浅的工程师,千万不要被上面列出来的问题给吓到了。真实的面试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如此有深度的思考题。更多的问题类似于,“以太坊交易有哪些常用字段?”、“怎么取消一笔已经发送的交易?”、“Solidity 的可重入攻击是什么?”、“Op Stack 有哪几个组件?”、“以太坊合约的 create2 是什么?” 等等。放心大胆的去求职,真正懂技术的人没有那么多。
现在的区块链行业有个问题,就是没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只有一些工业界前沿的、散碎的工程化尝试。比如对比编程语言专业,从丘奇和图灵的计算模型,到函数式编程语言、编译器、类型系统等,经过几十年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发展,有高度抽象的理论支撑,有实际落地的工业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而区块链这种东西比较新,2008 年诞生,2013 年开始步入大众视野,短短几年的时间远没有建立起学术体系,行业内的项目方则各自为营,都在搞自己的标准、各自定义术语,账户模型、共识、合约、跨链,每条链都不一样。有人能统一区块链的理论体系吗?Vitalik 来都不行,要是 Satoshi 出山也许有希望。
因此不需要相信什么大学里的 “区块链专业”,没有出过校门的老师和教授,怎么可能有时间把区块链的技术抽象成理论、写成教材、编成课程,然后给学生讲课呢,这个周期得多长?也因此不要太相信已经出版的技术类书籍,书籍的出版需要几年时间,等书发表出来,世界已经变了。今年下半年有个比特币会议,两年前发明了铭文这个概念的项目方,可能又要发布新东西了,难道学校的课程或者书籍能跟得上这种节奏吗?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只能来自各个项目方切实的探索和尝试,也自然就会造成不成体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