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习惯说“是”而不是“对”

2018-11-28

原因在于,“对”含有较多评判性的意味,“是”相对弱一些。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对错太鲜明,对即1,错即0,全对即100,全错即0。当对话的两者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师从关系,可能将“对”用作口头禅会引起别人的小小不满,尽管这种不满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说出口。“你为什么理所当然评判我的对错?”心里想想还是有的,虽然也许时间非常短暂,一瞬而过,之后便忘记了。

另一原因是,回答“对”往往发生在“是……吗?”的疑问句或“是……吧?”的反问句中。“Java中的int是基本类型吗?” “对” “Java中的int是基本类型吧?” “对” 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对话,但是不是的问句为什么要用“对”来回答?更可笑的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回答的内容往往就变成了“不是”,而不是“不对”。有的人说话,连自己都毫无逻辑。

或许支持说“对”的观点在于,“对”可以给人带来微小的认可感,听到“对”的回答,也能感觉自己被认可。事实上,优秀的人不需要这种认可。

同理,常见口语中还有“好”和“行”之间的微小差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