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2021-08-22

理想

一开始设想了一些标题《来,我们谈一谈梦想》、《我们谈一谈理想》、《理想修正案》做大标题,现在连小标题都不敢轻易用了。

会想到 “梦想” 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已经不敢用 “梦想” 这样的词汇。不记得两年前为什么会频繁用 “梦想” 这个词,也不敢回头看当时写了些什么。不同时间说话的遣词造句都会不一样,比如上一篇的内容前后历时一两个月,会不断修改之前的用语和内容,到后面就变了很多样子。现在也许会说 “理想”,不会说“梦想”,可能我已经不再做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退步。

前段时间换了工作,入职第一天和 HR 一起吃饭,谈到他们之前招人的时候,都会问有没有看过某项目源码之类,还问我有没有看过,我说没有。我当时说,我不是很担心(自己)。在后来接触到项目之后,我可以确信确实不用担心,我自认为是没有问题的,我需要考虑更多的是让别人相信我没有问题。怎么让别人相信自己呢,比如用幻灯片做技术分享。具体的内容分三个层次:

  1. 写自己看到了项目的哪些东西,让别人知道一下,自己了解到那些了
  2. 了解对比同类项目,分析功能和实现上的差异
  3. 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做法,项目是怎么做的,其他项目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这三个层次是递进的,需要的时间也是递进的。你分享的内容在那个层次,也许会让别人把你定位到哪个层次上,可是越往后面越需要时间,技术分享其实没有一个 “准备好了” 的时间点,总有更大更难的问题摆在那里,摆在你面前,摆在人类的面前。技术分享是为数不多可选的形式,但不一定是最好的主意。

就在思考这些个问题的时候,我意识到一个危险的信号。我竟然在担心自己能不能够胜任工作,能不能够通过试用期,能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以前从未担心这些问题(光顾着 judge 别人了?/捂脸)。这些问题可以关心,但不应该担心才对。

也是前几天花了一些钱,突然就感觉没钱了,钱真是好东西。喜欢和追求钱没什么不对的,钱是货币符号,是等价交换物,你花费时间和生命换取金钱,消耗劳动力获得生产资料换取金钱,金钱是大多数社会资源的代表,这没什么不好。

我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包括前几个月和去年,都不止一次对不止一个人说,我不在乎钱(工资)。当时确实是那么想的,我简历上的期望薪资就是当时的工资,甚至比当时的工资还要低一点。现在分析原因的话,一方面,在衣食住行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暂时没有花钱的地方,没有太多欲望。另一方面,我当时是相信自己技术实力的,我相信只要实力到位,工资该涨就会涨,我一开始就只希望得到和自己能力相称的报酬。

我似乎忘了自己一开始的目的,忘了为什么来北京,为什么换工作,如果我只是在担心自己能不能保住市场平均水平薪资的工作,只是在追求稳定安逸的资金来源,那不是我该有的眼界和胸怀,我自己首先会看不起我自己。

在 Hacker News 的推荐列表上出现过一篇文章 *The Top of My Todo List*,作者是 Hacker News 创始人之一,在他的 TODO list 里,第一条就是 “Don’t ignore your dream”,现在我也需要这样提醒自己。文章中还提到另一篇文章 *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两篇文章同时出现了意思相近的话,一个是 “不要工作太多”,另一个是 “不要工作太努力”,我没有明白其中的含义。

工作

前段时间的面试也反映出很多问题,我目前没有什么能够证明自己的经历,以至于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用阿里的话说,就是你做了哪些有难度的事情,为什么难,你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更好的做法,等等。如果我遇到那样的问题,我会无话可说,因为我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遇到困难。也因此我需要寻找更好的出路,如果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经历,我也不会想走。

能拿得出手的经历实质是在为工程能力做背书,我之前不是很在乎和看重工程能力,毕竟有手就行,但工程能力实际上又是我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我不得不关心和提高它,因为公司可以相对简单直观地判断你的工程能力,很多公司更愿意为你的工程能力买账。码农嘛。(问:有偏离 “梦想” 的原意吗?)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一开始是在 YouTube 的推荐里看到了这样的标题《世界上最安全的加密货币,被黑客窃取6亿美元》,没有点进去看,心想应该是人类行为,被诈骗什么的,标题唬人只是噱头。后来在不同的渠道都看到了类似的新闻,比如(现找的)《被盗6.1亿美金,抽丝剥茧还原黑客攻击Poly Network 与O3 Swap现场》,或者 *Poly Network hackers potentially stole $610 million: Is Bitcoin still safe?*,据说是去中心化金融历史上最严重的安全事件。

看到消息后各种不明白,Poly Network 那么有钱?也许只是一种营销行为?但是很多媒体都在说这事了?更多疑问和细节就不追究了。重要的是我忽然明白,我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绝不只是手上工作中接触到的项目,我需要了解的,是整个 DeFi (Decentralized Finance) 和 NFT (Non-fungible Token) 的生态和市场环境,那个圈子各种复杂……而且区块链的变化和演进相对互联网要快很多,在这样的时代的洪流中……

公有链才是真正的区块链,联盟链只是套了区块链的形式炒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块链,是在用新的技术解决旧的问题。不过我也还没搞明白公有链的现状,暂时没有什么结论。很多时候一些公链项目都在强调全球生态,为什么是全球生态呢,因为国内没有生态。

反思之前,我为什么会有信心认为自己对联盟链有一定了解了?真的有足够了解到已经看不到未来的程度了吗?应该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如果局限在那个圈子里面,只会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自欺欺人。

哲学

在曾经的某个时候,我对一个人说,“我应该成为一个哲学家”。当然,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为什么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家在思考的问题,人人都在思考,时刻都有人思考,没有人知道答案。为什么是苏格拉底?因为从传说来看,苏格拉底是一个粗俗的人,仅仅凭借一种执着的精神。为什么要了解耶稣?因为苏格拉底或者哲学家,一定程度上有宗教的意味,有一帮信徒,在传递某种思想。

不过,如果你去了解哲学史,会看到各种流派,各种历史人物,对几乎所有的问题,提出了几乎所有可能的观点。哲学的问题,是已经被定义好的问题。哲学的思想,是已经被穷举的思想。退一步说,哲学到底是什么?有人知道吗?哲学是什么本身不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吗?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一个小目标:重新定义哲学。

有很多我们从小就熟知的哲学家,很容易被忽略。我们眼里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可能就相当于西方人眼中的孔子、老子、墨子、荀子,甚至包括王阳明之类。美国在计算机技术上领先世界,可是由于历史短暂,并没有太过知名的哲学家,像德国还有叔本华、尼采之类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充满疑惑。在技术领域上,前沿资料一定是看美国的。但其他领域,可靠的信息源是什么、在哪里?

“新生代农民工”

前几天,人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对新生代农民工的 监测报告,这好像是第一次明确使用 “新生代农民工” 的称呼。这是一个正常的统计报告,发布报告的部门是 “农民工工作司”,他们就是这样的工作,即使有问题也可能是很多人觉得,把之前一些模糊不清的群体,现在明确划分到了这个部门做统计?问题他们做统计的依据是户口类型,他们一定没错。

看到报告,我第一时间想到,早在很多年前的某人语录,就吐槽国中国的户籍制度。他说的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说我出生在中国,作为中国公民,从中国的一片土地到中国的另一片土地上,居然 TMD 只能暂住?不办证还驱逐?好在这样的现象已经改正了。

有人分析说,现在这个时候国家发布这样的信息,意思是让新生代农民工们认清楚自己的定位,安心回老家生孩子过小日子,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盯着光鲜亮丽看。现在不想生孩子的群体特性,一是高学历,二是在一线城市工作。学历越高、越是在一线城市工作,就越会接触到贫富悬殊的状况。他们不想生孩子,一是贫富差距大,二是阶级固化。在一线城市没有竞争力,就不敢生孩子。不敢生孩子,国家劳动力就不够。人口不增长,光是人口数据都不好编了。今年发布的一系列政策,互联网大厂减少加班、不允许孩子补课,都是在减少压力鼓励生育。

央视曾经有过论调,“认命可以,躺平不行”。有人说,自己读了研究生读了博士,结果读成了农民工。还有人说,天天自嘲码农,现在被官方叫一声怎么就破防了?我觉得,这个报告,最可怕的不是给人区分类型贴上了一个 “农民工” 的标签,而是默认了出生决定论。你是农民,本该务农,现在不从事农业工作进城打工了,我们得好好关注一下你,看看你什么情况。

不过这样真能提高生育率吗?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农民工,孩子就要说了,“生而为农民工,我很抱歉”。但是为什么要抱歉呢?如果有人刻意强调什么是重要的,那说明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是和强调的观点相悖了,才需要强调。

听说

有一首歌《听说》,演唱者是华子。大学的时候听到觉得感人,在宿舍里单曲循环。室友听到说,这么难听的歌你老听它干啥。听过几次之后,我也觉得难听了,曲实在是很差劲。

最近经过一些事情,无意间想起这首歌。这首歌确实难听,因为曲根本不重要,华子不是一个合格的歌手。他是诗人。越是对生活有体会,越是能够理解《听说》的含义。我甚至尝试模仿听说的文体写点什么,当然只是即兴的,没有任何推敲,先想起来写,后想起来这首歌。

不过,《听说》在思路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它只是把一些现象说了出来,这种现象还是结果形式的现象,没有说引发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人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相比之下,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有很明显的指向。

也可能是言论尺度的问题?可以出现在古诗里的内容,不能出现在当代诗歌里?(还真有可能

塔利班

前几天有个刷屏的新闻,塔利班夺取阿富汗政权。有人大胆地开玩笑说,塔利班就是曾经的我们。还有个海外华人的自媒体说,他早在 8 月 1 日就发布预言,塔利班已经取得中国和美国的支持,将会夺取政权,然后 8 月 16 日,塔利班真的行动了,之类。

具体情况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明白,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历史时刻在发生。经常有人说,在面对历史的大变革大是大非的时候,能清楚时事的往往不是哲学家,而是历史学家。历史不可能倒退,但历史总在不断重演。

在关注到一些海外平台的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后,我唯一了解到的信息,就是真的有坏人,他们可能训练有素、身居要位、执掌权政,不是因为他们想坏,而是因为他们都是人。

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使同一个决策者都会做出不同的决定,即使是同一个执政党,内部关系也错综复杂,一些幼稚的言论经常会把问题简单化,比如阿里女员工在食堂拉横幅,很多人直接归责于阿里的制度,把阿里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包括很多人把百度作为统一的整体,百度干了什么什么坏事之类。“新生代农民工” 也是同样,它只是某部门某些人发布的言论,沧海一粟而已。

其他

好难呀。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写这些东西感觉磕磕绊绊,经常语句不通用词不当。以前写东西都是带着情绪有感而发一气呵成,现在真的不一样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以前写什么还会通读几遍修修改改,我不想改了,我累了。我要出去遛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