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均值的2/3 是一个经典的博弈游戏,现在把它改造成运行在区块链上的 dApp 游戏,这是游戏的基本规则:
任意金额
参与游戏金额总和
金额总和
平均值的 2/3 作为 胜利数字
任意金额
最接近 胜利数字
则获胜游戏的奖励规则是:
金额总和
金额总和
的 1% 作为服务费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每轮游戏多少玩家参与?或者说每轮游戏什么时候结束?关于游戏结束的规则是这样:
n
个参与的x
(10<=x<=100)n
和 x
,生成一个随机数的边界 l, r = n-x, n+x
[l, r]
的区间内生成一个随机数 y
y == n
,本轮游戏结束还有一点补充规则:
任意金额
相同,第一个参与的用户获胜上面是这个游戏的全部规则。
结束游戏的规则有点复杂,举一个具体的数值,比如有一个玩家,是第 n=50
个参与进游戏的,然后生成了一个随机数 x=10
,那么生成的随机数边界就是 l, r = 45, 55
。在范围 [45, 55] 中再生成一个随机数,如果正好是 50,本轮游戏结束。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公开的。在原版的“猜均值的2/3”游戏中,玩家选择的数字,相互是保密的。但在区块链上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这里提出的 dApp 版本游戏规则,至少有两点和原版规则不同:
这样差异的设计都是因为,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公开的,所以要引入一些随机的机制。如果没有随机结束的机制,在玩家数量确定的情况下,越是后面参与的玩家,越有优势,因为可以根据前面参与玩家的记录,推算出自己用哪个数字参与更有可能获胜。
当然,最后参与的玩家并不一定有能力扭转局势,尤其是在参与数值有上限的情况下。但如果玩家数量是随机的,就不存在“后面参与的玩家”一说,因为谁都不知道游戏什么时候结束,谁是最后一个玩家。所以即使玩家能够支付出扭转局势的金额,也会被后面的玩家拉下来。
至于原版游戏要求参与数值为整数,dApp 版本的参与数值可以没有限制,可以是小数。是因为原版游戏是人为给出参与数值,而 dApp 版本可以在计算机上自由输入,并且结果是智能合约计算的,不限制精度也没有影响。
然后解释一下游戏结束的规则。这个规则的效果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让游戏在参与人数为 [10, 100] 的区间内结束。这个区间对应 规则 9
中 x
的范围。
这个规则可以这样理解,每个用户都拥有能力结束游戏,但是能力是随机的,最高 1/10,最低 1/100。如果拥有 1/10 的能力,就是有 1/10 的可能性让游戏结束。
假设所有用户都拥有最高的能力 1/10,那么游戏大概率会在 10 个人参与后结束。每个人触发“游戏结束”这个事件的概率是独立的,不管多少人参与都是 1/10。参与的人数越多,结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不结束的可能性是 9/10 的人数次方。
假设所有用户都拥有最低的能力 1/100,那么游戏大概率会在 100 个人参与后结束。
所以 规则 9
中 x
的范围大概就限定了参与人数的范围。当然,这里的人数范围 [10, 100] 不是严格的概率计算。
按照上面定义的游戏结束规则,这里模拟了 10 万次运行的结果,记录下游戏会在“有多少个玩家参与”的时候结束,代码在这里:guessavg/emulate_tool
这个图的横坐标是参与游戏的玩家数量,纵坐标是在对应的数量上,游戏结束的次数。比如在接近 1 的位置上,有 2500 次,说明在 10 万次游戏中,有 2500 次 1 个玩家参与就结束了。
如果次数不够直观的话,可以看这个比例的图,每个数字上结束的比例不超过 2.5%。越靠前的位置,游戏结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每次都是从 0 开始,前面的位置结束游戏的机会更多一点。
这个比例统计图更能够说明结果,游戏有接近 20% 的概率在参与人数小于 10 的情况下结束,有接近 70% 的概率在参与人数为 [10, 100] 的范围内结束。参与人数大于 300 才结束游戏的概率,只有 0.07%。
虽然这个规则形成的结果,概率上不是完整的正态分布,但是基本上能够满足一开始的需求,也就是让游戏在随机的时间点结束,并且结束的时间不会很离谱,不会导致参与人数太少或者太多,而且还提供了一定的小概率,允许参与人数达到 500 左右。
相信这会是一个合理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