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 AA 钱包的致命问题是什么

2025-10-24

到目前为止,最新的 AA(Account Abstraction)钱包规范仍然是基于 EIP-4337 实现的。

对于 AA 钱包存在的问题,像操作繁琐、Bundler 中心化、可用性低、生态支持不完善、合约安全风险高等表面上的问题就不多说了。

一句话描述 AA 钱包在干什么事情:AA 钱包能实现 “对账户资金的授权” 与 “把交易广播到链上” 这两个行为的分离。

AA 钱包的功能

AA 钱包的功能,体现到具体的交易行为上,就是如果没有 AA 钱包,你得自己发交易。有了 AA 钱包,你可以只签名,不发交易,让其他人代替你把交易发到链上就行。

为什么 AA 钱包能做到这一点?因为 AA 钱包本质上就是一个合约,所以你会发现,AA 钱包的大多数 “优点”,其实是智能合约本身就具备的功能,像什么社交恢复、批量操作等。唯一能带来特殊体验的,只有 “代付手续费” 这个特性。

那为什么 AA 钱包能实现代付手续费这个功能?因为 AA 钱包的所有操作实际上不是交易,而是 UserOperation,有一个链下的 Bunlder 程序会把这些用户操作,通过发交易批量提交到链上。

为什么以太坊需要 AA 钱包

为什么以太坊需要 AA 钱包?因为以太坊的共识层协议要求,交易必须由一个 EOA 地址来发起。这个 EOA 地址,就是交易结构中的 from 字段,以太坊节点会从这个 from 地址计算手续费、扣手续费、验证交易有效性等。

合约没有私钥,交易不可能由合约发起。在这样的规则约束下,就导致以太坊所有的链上行为,都必须由某一个 EOA 地址来发起交易。

你可能觉得不对,部署一个合约,然后让合约来验证 data 里得签名数据就好了。data 里的签名数据,未必需要和发起交易的地址一致。

没错,事实上,AA 钱包的发展链路是:meta-transcations -> EIP-2771 -> EIP-4337。

这些方案在解决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如何让使用资金的权限,与发起链上交易的行为分离。

而引起这一系列复杂协议的根源,来自于以太坊 “交易必须由一个 EOA 地址来发起” 的规则。

为什么以太坊有这个规则

为什么以太坊要有 “交易必须由一个 EOA 地址来发起” 这个规则?

因为以太坊的账户模型,是账户-余额模型。协议必须要知道,一笔交易的手续费从哪里扣。

比特币不存在这个问题

比特币的 PSBT 交易格式,可以实现原生的多签。功能是多个钱包只负责签名,最终由另外一个钱包把交易广播出去就可以。

多签交易,就是典型的把对资金的授权,与广播交易行为分离开的场景。

为什么比特币不存在以太坊的这个问题?因为比特币使用的是 UTXO 模型,交易根本没有 from 地址,有的是多个输入脚本,节点只需要校验交易是否符合脚本的解锁规则,而不需要考虑手续费从哪里扣的问题。

AA 钱包的定位

我们梳理一下这个链条:以太坊使用账户-余额模型 -> 交易必须由 EOA 地址发起 -> 需要 AA 钱包。

AA 钱包在干的事情,实际上是在给以太坊的账户模型打补丁,为了修补账户-余额模型相比 UTXO 模型的不足,才有了 AA 钱包这个东西。AA 钱包是在不涉及以太坊协议变更的前提下,诞生出的一种 workaround 方案。

从地位上来说,AA 钱包对于以太坊的地位,类似于铭文/符文/RGB 对于比特币的地位。在比特币生态里,因为没有图灵完备的脚本,所以在不触及比特币协议变更的前提下,搞出了铭文/符文/RGB 这些 workaround方案。

AA 钱包需要链下的 bundler 来提交交易,与符文需要链下的索引器来维护符文的数据状态,是不是一个意思,都严重依赖于链下的程序?

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比特币生态的玩法,至今都还没有被主流社会认可。

假如 AA 钱包未来有一天能被社会大众认可,那也就意味着 workaround 方案在区块链世界中是可行的。对于整个生态的叙事都将引起巨大的改变。

AA 钱包的未来

综上所述,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以太坊永远不可能支持 “原生” 的 AA 的钱包(在协议层面支持)。

总结

这些结论,对于技术人员的指导意义在于:

  1. 对 AA 钱包祛魅,不要以为 AA 钱包是高级、先进的技术。
  2. 可以学习、使用、研究 AA 钱包,但是千万不要真的 “相信” AA 钱包的技术理念。